光电建筑网

光伏与建筑一体化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与观点

光伏建筑行业提速,钢构企业向 BIPV 领域延伸

2022-07-13 17:06:46 来源:未来智库

关键词:

建筑光伏BIPV

(一)光伏建筑为绿色建筑新方向,新建建筑逐渐强制转向光伏建筑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减排重要方式,推广绿色建筑大势所趋。在建筑行业内推广绿色 建筑由来已久,十四五期间,在双碳目标的催化下,绿色建筑大面积铺开已是大势 所趋。2020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 动方案》的通知,明确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 2022年5月,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 案》,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目前,实现绿色光伏建筑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两类:传统的BAPV(Building Attached Photovoltaic)与新兴的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 作为光伏建筑新的解决方案,在各领域都具备优势,未来将逐渐取代BAPV的市场。 从与建筑的结合方式看,BIPV具有更广泛的使用空间。BAPV主要应用于建筑闲置 空间改造,多通过支架等将普通光伏组件固定在彩钢瓦或者水泥屋顶上。BIPV应用 除了屋顶,还可以作为光伏幕墙、光伏遮阳、光伏温室等,应用场景更多。以屋顶 为例,BIPV是将组件做成建材,光伏板即屋顶面板,除发电外兼具结构功能。而 BAPV将组件外挂在现有建材之上,需利用现有屋顶结构。对比于BAPV(后置式的 光伏阵列,采用特殊支架将光伏组件固定于现有建筑屋面或墙面结构,不具备建筑 建材和建筑美观作用),BIPV具备多项显著的技术优势,在建筑外观、设计寿命、 屋面受力、防水可靠性和施工难度与速度等方面均领先于BAPV。

对于新建建筑之初即采用BIPV类型,那么性价比是最好的,不仅节省成本也可以节 能绿色环保。但是对于存量建筑而言,BAPV整体经济性更强,即在对原有房屋评 估之后并适当加固屋面承载力即可安装光伏组件,如果是BIPV类型即有可能会拆 换屋面嵌合房屋的结构,成本会因此高很多。因此,从发展的趋势来看,BIPV在未 来会有很多的发展空间,但在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光伏建筑类型还是以BAPV为主。

当前我国光伏建筑应用多为工商业屋顶,市面上大量工业厂房屋顶都采用钢结构而 非混凝土结构。很多钢结构厂房屋顶使用主流的彩钢瓦,彩钢屋面光伏发电项目即 属于上述提到的对已有建筑物彩钢屋面的改造项目,市场空间较为可观。在将彩钢 屋面与光伏发电结合时,建筑物的屋面形式、结构形式、光伏阵列的布置形式及光 伏组件本身的形式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屋面光伏支架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其中钢 架或屋架、檩条和屋面板作为彩钢屋面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承重能力与彩钢屋面的 光伏支架布置方式具有直接的联系。例如,当钢架或屋架、檩条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且屋面板钢度较大时,这种方式是比较合理的安装条件,光伏支架需采用连接件与 屋面板连接,并尽可能靠近檩条位置固定。

此外,由于彩钢瓦的使用寿命和荷载能力往往不足以支撑长期承重,因此需要采取 一定措施进行加固,目前比较适用的方法为增加型钢,如在钢梁下增设T型钢或C型 钢达到钢梁钢檩条屋面结构的钢梁加固目的。若存在彩钢屋顶钢板锈蚀严重、电缆 套管或屋面给水管道穿屋面板等情况,还需视情况采取一定措施解决彩钢屋面光伏 发电项目的防水问题。总体来看,在钢结构建筑上安装光伏设备的技术并不复杂, 且相比混凝土结构而言钢结构建筑更加环保,与光伏产品结合也更加紧密,光伏建筑全面铺开将更加利好钢构领域。同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日前正在推进《既 有建筑物屋顶增设光伏系统钢结构改造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为我国既有建筑物 屋顶增设光伏系统后支撑结构的工程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BIPV 产业链加速成长,钢构企业有望利用先发优势向 BIPV 延伸

BIPV产业链尚处在发展成长阶段。作为光伏行业与建筑行业的交叉领域,BIPV具备 较强的技术壁垒,对相关企业的光伏组件设计制造能力、建筑施工水平及项目资源 获取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国家大力推进双碳及绿色建筑的大背景下,BIPV产业 链有望加速成长,已布局光伏建筑相关业务、具有技术储备的企业将凭借市场先发 优势及技术优势率先受益,较好地结合光伏产业链与建筑产业链地企业合作方式将 受到市场利好,勇于探索行业的传统建筑企业将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就上游光伏组件部分来看,其上游与光伏行业产业链存在一些重合部分。这一阶段 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光伏电池生产商,相关光伏电池企业可直接转进BIPV产业获得新 的利润增长点,如隆基股份、特斯拉、晶科能源等。

就中游BIPV集成商来看,由于BIPV系统的建材化属性较强,相关建筑应用场景定制 化需求及施工精度要求不同,要求相关企业既具备高水平的光伏组件设计及制造能 力,又要求传统建材建筑施工技术及加工能力,因此产业链该部分进入壁垒较高。 但同时因此也能获得较高的盈利水平。目前产业链中游主要形成如下几种企业画像: 1.由光伏产业链上游往BIPV业务延伸:由原光伏电池组件企业为代表,如隆基股份、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其中隆基股份一体化集成化优势明显,BIPV布局深入。隆 基股份已针对工商业客户推出适用于屋顶场景的“隆顶”、适用于幕墙场景的“隆 锦”。2021年收购金属维护领域龙头森特股份27%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力图贯通 BIPV产业链。2.由光伏产业链配套组件部分往BIPV业务延伸:由原光伏玻璃、支架 等配套组件企业为代表如南玻A、福斯特、中信博等,其中中信博原主营业务为光伏 支架,现已为国内多个光伏项目提供BIPV总承包业务;福斯特为太阳能封装材料领 军企业,2021年与东南网架共同出资组建集投资、研发、设计、建设、运维于一 体的光伏发电新能源合资公司。3.由传统建筑企业往BIPV业务延伸:主要由建筑 钢结构、幕墙、工程三类企业组成,代表如森特股份、东南网架、江河集团、杭萧钢 构、龙元建设等。其中森特股份原为国内高端金属围护行业龙头,有丰富的相关施 工经验及资源储备,2021年由隆基股份入股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共同开拓光伏建筑 一体化新领域,有助于构筑产品技术壁垒,有望打通上游材料成本与下游需求环节。

钢结构建筑与BIPV高度兼容,协调发展。无论是钢结构建筑还是光伏建筑,都是建 筑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成为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公共建筑、工商业建筑作为BIPV的主要应用场景,正是钢结构的优势领域。相比混 凝土屋面,钢结构屋面与光伏建筑更加契合,与BIPV也更加适配。此外,钢结构的 造价比混凝土结构略高,这一直是提高其渗透率的制约因素,与BIPV结合后该劣势 得以被光伏发电所产生的效益所弥补。目前,钢结构龙头青睐BIPV光伏市场,多以 收购和投资光伏各细分赛道龙头,发挥双方产业协同能力,切入光伏行业。

光电建筑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光电建筑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光电建筑网” 的内容属光电建筑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光电建筑网”。

热门推荐

热点图文

项目案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宣传合作 | 人才招聘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光电建筑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2 投稿邮箱:chinabipv@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光电建筑网 www.pv-zeb.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