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建筑网

光伏与建筑一体化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与观点

钙钛矿“产业化”下一站:晶硅“颠覆者”?

2023-02-18 11:25:4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彭硕

关键词:

钙钛矿BIPV

光伏技术发展到今天,主流的晶硅路线愈发逼近理论转化效率极限。

2022年11月,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HJT)电池转换效率达26.81%,时隔5年后,终于打破此前由日本企业保持的26.7%的效率纪录。

在物理法则下,晶体硅电池的效率提升之路正变得越来越窄,在通往其29%的极限效率终点过程中,今后每0.1个百分点的效率提升都意味着人类在科研领域的巨大成功,这解释了为什么历时五年全球晶硅转换效率纪录才被打破。

然而,正当晶硅路线企业为提升0.1%的效率而投入巨大之际,新的光伏颠覆者——钙钛矿电池却已悄悄来到身边。其只用了10年时间,便拿出了媲美晶体硅电池60多年所取得效率的成绩单。

短短十年间,钙钛矿单层转换效率从最初发明时的3.8%已经来到最新的25.7%。产业化方面,钙钛矿不断迎来突破。截至2022年末,国内已经有数家头部企业已开启100MW级以上大面积量产线中试,并乐观地将实现GW级组件产能目标定在了2024年-2026年之间。

随着钙钛矿极限效率值的一次次突破,钙钛矿的产业的动向终于引来一、二级资本市场的关注。

2022年以来,天合光能、明阳集团、协鑫集团、三峡集团、通威集团先后宣布已投入资金开启钙钛矿产业化研究。一级市场中,头部企业频繁迎来亿元级规模融资。二级市场上,有关钙钛矿概念的个股炒作更是引人注目,奥联电子在宣布投资钙钛矿之后,短短两月股价上涨超过两倍。

资本的嗅觉最为敏锐,钙钛矿正在以崭新姿态杀入产业。然而,对于资本市场和产业界来说,其方向并不一致。资本市场只关注市场涨跌,产业界需要关注的问题更加现实:未来能否真正取代晶硅路线,成为光伏行业下一代催生浪潮的颠覆者?

“产业化”前夜

2009年,正当晶硅路线发展正如火如荼之势,日本科学家Miyasaka在实验室制备出了第一款钙钛矿电池。

此后,经韩国成均馆大学Nam-GyuPark教授、英国牛津的Henry J.Snaith教授对电池结构进行调整优化,钙钛矿电池效率突破了10%的大关,自此钙钛矿迎来广泛关注,其电池效率也快速提升。最新的电池效率已攀升到25.7%,逼近晶硅当下电池最高转换效率26.81%。

对于光伏行业而言,无论何种技术,转化效率潜能的天花板决定了一项技术是否具有发掘潜力,而当下25.7%的最新电池效率,意味着钙钛矿路线具备了未来挑战晶硅光伏电池主导地位的实力。

在钙钛矿路线的产业化道路上,国内企业走在全球前列。目前国内已经有3家企业具备100MW级及以上钙钛矿大尺寸组件生产线,分别是:协鑫光电、极电光能、纤钠光电。

三家企业同样迎来资本市场热捧。比如,2022年12月中旬,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协鑫光电)宣布完成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此前10月,另一家钙钛矿产业化头部企业纤纳光电业已宣布完成D轮融资。

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已建成全球首条100MW量产线,组件尺寸达1m×2m。目前,公司组件效率突破已16%,预计2023年组件效率突破18%。

1m×2m尺寸下,18%的组件效率意味着什么?范斌认为,这意味着,公司旗下的钙钛矿已经能够与晶硅的PERC路线,在组件效率上一较高下。

范斌解释,晶硅目前主流路线——PERC电池目前的转换效率是23%,但实际做成组件后,大概会有2.5%的效率损失,因此,实际量产组件效率为20.5%。

相比之下,钙钛矿组件效率尽管只有18%,但其弱光系数、温度系数都比晶硅要好,通过极电光能实测,钙钛矿的电量能比晶硅同等效率的组件高10%左右,因此可以与PERC路线的发电效率相近。

有关弱光系数、温度系数,姜伟龙解释得更为详细:钙钛矿由于其材料特性,弱光下发电效率要优于晶硅,高温下的发电表现同样好于晶硅。“随着温度提升,晶硅组件的效率降低得会比较快,而钙钛矿效率则相对较低有限。在沙漠高温环境下,钙钛矿的发力表现比晶硅强,已经是业界共识。

因此,极电光能副总裁姜伟龙同样给出了“同等效率下,钙钛矿组件发电量高出晶硅组件10%”的结论。姜伟龙还表示,今年年底,极电光能150MW级的产线转换效率有望来到19%。

发电效率逼近晶硅成熟路线,标志着钙钛矿产业化取得一大进步,接下来要解决的是量产问题。

姜伟龙表示,预计明年三季度,极电光能的GW级产线就会投产。“150MW级的产线经过3-6个月调试,基本能确定GW设备定型。所以今年三季度前后,公司会着手采购GW线设备,预计明年3-4月份,GW线的土建工作就会开工,最终明年三季度GW线就会投产。”

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则将GW级产线目标定在了今年下半年。范斌表示,“第一条100MW线其实是最关键的。GW线其实可以简单理解成为10条100MW线的能力。我们在100兆瓦线把工艺和设备和材料都确定下来,才能够去复制10倍,是GW线开建的前提。”

最后,随着钙钛矿组件来到GW级产业规模,其规模效应下的成本优势也将凸显。

姜伟龙认为,经过测算,如果GW线的满产,安全成本应该在8毛钱到1块钱,而在当前20万元/吨的硅料价格前提下,晶硅组件的成本为1.6元/W左右。

取代晶硅挑战

大面积组件效率逼近晶硅、GW级产线开工在即、效率上限更高、成本更低,聚光灯下,这一切都指向了钙钛矿似乎具备了取代晶硅的实力。

然而现实情况是,2023年年初以来,头部晶硅企业又先后宣布几个百亿级扩产其现有的晶硅产线产能,继续押宝晶硅路线。难道晶硅企业看不到钙钛矿的产业化能力?问题又出在哪里?

事实上,尽管效率上限高、工艺简单、发展速度快,在技术降本的表现足够惊艳,但是走出实验室的钙钛矿电池还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

稳定性、大面积、毒性三大问题正在持续制约着钙钛矿的发展。

先说毒性问题,因为最开始钙钛矿材料中都含有重金属铅,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另外,一旦析出到周围环境中,将会产生污染。

不过,上海科技大学教授宁志军则独辟蹊径,其所走的路线是非铅钙钛矿电池,制作出来的钙钛矿电池具有更高的理论光电转化效率。毒性问题有望解决。

紧跟着是面积问题,有光伏行业专家张旺(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实验室,电池面积小于1平方厘米,单结的钙钛矿做到高效率较为简单,但想在超过1平方米的面积实现超过20%效率的产品,难度非常大。因为两者的工艺路线完全相反。比如,实验室通常用的是旋涂法,这一方法对于制作大面积钙钛矿组件并不适用,协鑫纳米的大面积组件采用的则是涂布工艺。

目前来看,随着极电光能2019年开始上马1m×2m组件,2023年效率有望来到18%,且计划2023年开始GW级产线建设情况看,大面积效率提升的问题似乎也即将被解决。

最后则是稳定性问题,这也正是钙钛矿技术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稳定性争议

事实上,从诞生之日起,围绕钙钛矿身上的稳定性争议就没有停止过。

自2009年钙钛矿电池在实验室诞生之后,钙钛矿的稳定性表现就特别差:有的电池可能几分钟甚至十几秒钟就衰减没了。

10年过去了,随着材料和工艺的改善,钙钛矿稳定性已有明显提高,但相较晶硅长达25-30年寿命周期,其效率衰减依旧有一定距离。

“在接受光照的前八个月,最优质的钙钛矿能够保留97%的性能,而标准硅电池在第一年的衰退率是低于2%~3%的,在随后25~30年的时间中,标准硅电池每年的衰退率不超过0.5%。

相比目前标准的,市场上商业化的光伏产品来讲,钙钛矿稳定性不足是比较大的问题。”有“光伏之父”之称的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 Sydney)马丁·格林2019年曾公开向媒体表示。

据晶科能源2月15日在光伏行业协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一年,其旗下的新型的TOPcon组件的功率衰减仅1%,此后每年线性功率衰减小于0.4%,30年后能保障其输出功率不低于原始输出功率的87.4%。同样地,30年后,PERC组件则可以达到原始输出功率85%。

主流观点认为,钙钛矿电池要达到30年后85%输出功率这一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

一道新能源首席技术官、SEMI中国标准技术委员会主席宋登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设立了一个“万小时工作寿命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的攻关项目,是要使效率大于20%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工作寿命超过一万小时,项目对电池面积和衰减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意味着钙钛矿的使用寿命距离晶硅来说还差得比较远。

宋登元解释,相比晶硅,钙钛矿的稳定性表现较差,与其材料和结构有着最直接关系。

据了解,钙钛矿天生结构“柔弱”,工作条件下受光照、电场、温度、水氧等作用的影响都会产生结构缺陷,导致半导体材料发生结构改变甚至分解;分解逃逸出来的离子还会进入到电荷传输层或者电极层,进一步破坏光电转换功能,造成整体器件效率的显著降低。

宋登元另外表示,钙钛矿结构下的有机物成分也是制约其效率表现的重要因素。“晶硅只有一种硅元素,而且形成的是稳定的具有金刚石晶体结构的单晶,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物质,且成分单一。但是对于钙钛矿来说,因为它是一种ABX3钙钛矿结构的材料,由几种元素组成的,其中A通常为有机阳离子,B为Pb离子,X为卤素元素。而钙钛矿材料的结构中含有有机物的成分,是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我们知道有机物不如无机物稳定,所以钙钛矿的稳定问题成为了公司和科研单位攻关的重点。”

姜伟龙认为,不稳定确实是钙钛矿的弱势,但目前其稳定性也在提高。

姜伟龙表示,2022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了一组测试,在钙钛矿110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测量钙钛矿衰减寿命。然后将温度模拟成自然使用条件下的55摄氏度,模拟测量出的结果是,钙钛矿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30年-50年。

其还表示,同行的产品还在通过IEC标准测试来证实钙钛矿的使用寿命达到了一定目标。

但姜伟龙同时表示,最后一步的实证测试,公司没办法解决,只能靠时间积累。目前,业内已经有企业陆续建设实证电站。“有了一年多的使用数据后,钙钛矿的寿命也应该能达到市场的认可。”

然而,模拟试验、一年多的实证使用数据是否就能够验证钙钛矿的稳定性?

张旺就对此持否定观点。他表示,晶硅当前发展之所以顺利,是因为其稳定性得到过几十年的验证。“比如晶硅20年前组件效率只有5%-6%,但20年后,效率能保持到4%-5%。但是钙钛矿发展太快了,还没有时间去验证。”

突围方向:BIPV市场

尺寸面积、转换效率、组件成本、稳定性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到成本上。

宋登元总结道:“不管是钙钛矿还是晶硅电池,他们最终都是发电,因此具有能源属性。提升效率是为是为降低成本服务的,最终占据市场拼的是度电成本也就是LCOE。如果整个晶硅25-30年的生命周期内,钙钛矿证明了其度电成本能低于晶硅,钙钛矿就能就能成为对晶硅有挑战的技术,会蚕食晶硅市场,否则就就需要持续降本提效。”

但显然,由于光伏组件寿命周期太长,在钙钛矿效率没有超越晶硅,且无法证明短期内自身可靠性优于晶硅的前提下。在集中式电站领域,进入拼性价比环节,钙钛矿都很难撬动晶硅的地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钙钛矿完全没有突围机会——分布式市场的BIPV就是其中一大方向。

广发电新分析师张芷菡认为,钙钛矿的突围方向在BIPV市场。申万宏源研报则认为,钙钛矿的主要应用市场包括BIPV和车顶光伏玻璃等。

所谓BIPV即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V),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

张芷菡解释,钙钛矿在美观程度、应用拓展上相比晶硅具备独有优势。“它在哪都能涂,比如做建筑幕墙,美观度也可以给予溢价,这是晶硅比不了的。”

姜伟龙同样认为,今后两年,钙钛矿的主要应用将以BIPV应用为主,像地面电站分布式光伏可能会有一些示范性的实质性的应用。

“因为在BIPV上,钙钛矿具备外观的优势:包括颜色的一致性,做成透光、彩色。这是它的差异化优势,所以在BIPV它的竞争力要比晶硅机会更强。”

光电建筑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光电建筑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光电建筑网” 的内容属光电建筑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光电建筑网”。

热门推荐

热点图文

项目案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宣传合作 | 人才招聘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光电建筑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2 投稿邮箱:chinabipv@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光电建筑网 www.pv-zeb.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