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建筑网

光伏与建筑一体化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与观点

跌成百亿上市公司,隆基如何穿越周期?

2024-07-09 16:42:05 来源:亚太能源

关键词: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

  7月8日,隆基绿能低开0.89%,开于13.39元/股,开盘后公司股价震荡走低,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收跌3.11%,收于13.09元/股,总市值992亿元。

  最近一两年,百万股东们在隆基身上早已经找不到当年“光伏茅”的影子。该公司从市值最高点约5500亿元到跌破1000亿元,总计33个月。

  隆基绿能市值跌穿千亿,隆基绿能33个月跌去4500亿市值

  (第一财经日报)7月8日,隆基绿能股价低开1.78%,伴随着卖盘持续涌出,约上午10点30分,公司总市值正式跌破1000亿元,午后隆基绿能的跌幅小幅扩大,收盘报13.09元/股,总市值982亿元,该公司从市值最高点约5500亿元到跌破1000亿元,总计33个月。

  Choice数据显示,光伏概念板块中,目前仅有阳光电源总市值为1216亿元。阳光电源主营业务为储能和逆变器相关。

  这也意味着,隆基绿能市值跌破千亿后,在光伏晶硅主产业链中,已无千亿市值公司。隆基绿能在单晶硅片和电池组件环节出货领先。2023年,公司硅片出货125.42GW,同比增长47.45%,组件出货67.52GW,同比增长44.40%。在今年3月下旬被阳光电源反超之前,隆基绿能一直是光伏板块市值最高的企业。

  凭借单晶对多晶的替代,隆基绿能“押”对了光伏上一轮技术变革路线,组件出货量在2020年超过了当时组件出货第一的晶科能源。伴随而来的是其市值“水涨船高”,2021年11月,其股价最高触及72.55元/股,市值超过5000亿元。

  百亿再融资与关停掉东南亚产能等,加深了市场忧虑

  6月6日晚间,隆基绿能发布公告,“为满足公司经营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 成本,保持公司资金筹措、管理及运用的灵活性,公司拟公开发行人民币100亿元公司债券”。

  6月4日,有消息人士透露,隆基绿能在马来西亚的组件工厂本周开始将逐步关停,而早些时候,隆基越南电池片工厂的五条生产线,也已全部停工。

  面对媒体对以上等消息的质疑,隆基绿能统一回应,目前行业环境错综复杂,公司持续对全球光伏市场和政策等关键因素进行洞察和研判。为了实现敏捷智造模式的广泛推广,公司持续推动全球基地工厂的数字化升级和技术改造,因此出现不同区域基地的生产计划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一出现负面舆情、都会在第一时间“辟谣”的隆基绿能,在公开回应中并没有正面否认上述传闻。

  因为在4月30日发布的2023年年报中,隆基绿能对于东南亚产能和海外战略,还进行了如下表述: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产能布局,马来西亚2.8GW组件、越南3.35GW电池等项目按期逐步投产,马来西亚6.6GW硅棒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据赶碳号消息称,有多家头部一体化企业向其表示,隆基绿能此次关停掉的东南亚产能,本来是P型产能的正常关停。即使没有美国针对东南亚四国的“双反”,这些产能也会关停,要么原地升级,要么异地选址新建N型产能。

  今日,隆基绿能股价进一步下挫,2024年上半年,光伏行业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的价格持续下跌,市场供需关系的剧烈变化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进一步加深了市场忧虑。

  BC路线遭质疑

  今年以来,隆基绿能不断传来HBC电池转换效率突破世界记录的消息。这也是光伏产业链下行周期下,隆基绿能选择技术创新战略的一个缩影。

  然而,一次又一次技术突破的好消息已经难以在市场中掀起浪花。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或许与BC技术产业化落地能否帮助隆基绿能重回行业巅峰的前景还不明朗密不可分。

  与此同时,隆基绿能的经营业绩遭遇重创。与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组件龙头相比,隆基绿能虽以1295亿元的营收位列组件龙头首位,但是其增速大幅度放缓。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与其营收规模差距缩小。此外,其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27.41%至107.5亿元,是四大组件龙头中唯一出现下滑的企业。

  隆基绿能方面表示,总体经营业绩受到了光伏价格快速下行和部分产线迭代升级带来的减值影响。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70.25亿元。今年一季度,该项损失达28.14亿元,两个季度内该项损失接近百亿元。因此,隆基绿能出现了罕见的一季度亏损。

  有观点认为,组件龙头业绩显著分化实则是不同技术路线的优劣。也有观点认为,BC路线还在成长期。可以确定的是,隆基绿能想要依靠HBC重回巅峰,且与TOPCon厂商拉开差距,还有重重难关需要攻克。

  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迭代,在新一轮N型高效电池技术的选择中,隆基绿能“抛弃“主流TOPCon技术,将重心放在BC电池技术上。从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2023年,隆基的西咸29GW、泰州4GW高效HPBC电池产能全部实现投产,但并未公布年内出货详细数据。不过,在业绩说明会上,隆基管理层披露,2024年一季度HPBC产品出货4.75GW,而且3、4月份的月均出货都达到了2GW。

  BC电池为背接触电池,技术尚处于成长期阶段,市占率、整体营收规模落后于TOPCon,隆基绿能的市场地位也因此受到威胁。

  公开报道显示,当前TOPCon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达26.31%。隆基绿能HPBC量产转换效率能否超过TOPCon,仍有不确定性。

  事实上,BC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为29.1%,TOPCon电池为28.7%,仅高出0.4个百分点。在转换效率稍稍领先之外,BC电池成本高、生产工序多、与当前P型生产线不兼容以及量产难度高等硬伤不可忽视。

  对于BC电池降本,隆基绿能给出了时间表。据其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预计在2024年底或2025年年初公司的BC类产品成本将会低于PERC产品。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隆基绿能把未来重回组件王座的“赌注”,押在HPBC上。但想重回巅峰,且与TOPCon厂商拉开差距,不仅要在光电转换效率、生产成本上取得优势,还要研发出具备效率优势的集中式场景产品,且大规模扩产要先于下一代技术落地。

  7月8日,据隆基LONGi Solar官微发布 “现场丨隆基投资者关系交流会,钟宝申回应了所有疑问”

  原文如下:

  现场丨隆基投资者关系交流会,钟宝申回应了所有疑问

  7月4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西安向投资者表示。当日,汇聚了来自证券、投资机构及研究领域的近百位行业精英,共同探讨了BC技术的先进性与市场潜力。公司董事长助理兼BIPV事业部负责人白忠学、中央研究院一院负责人童洪波、产品与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吕远、董事会秘书刘晓东出席活动。

  BC技术频发力 助力企业穿越周期

  去年9月业绩交流会上,隆基明确提出将开始全面投资BC技术。此后几个月,公司在这一领域频频发力,推出了一系列重磅产品。尤其今年5月,隆基在西班牙马德里重磅发布基于高效HPBC 2.0电池技术打造的Hi-MO 9,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

  “二代BC产品的应用将面向全场景市场“。钟宝申介绍,未来2月内,公司将基于HPBC二代电池技术推出分布式系列产品,其综合优势将成为全行业的翘楚,成为隆基BC产品矩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意味着,隆基围绕BC技术,未来产品将越来越贴近场景,越来越能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钟宝申认为,在分布式场景方面,仍有诸多需求尚未被满足,因此隆基在该领域进行了较多资源投入,目标是与客户建立更多的链接,要让客户得到真正满意的方案。

  当前,供需错配问题集中显现,光伏行业正步入深度调整阶段。钟宝申指出,隆基早在2023年年初就有清晰的方向判断,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筹划,2024年会是公司非常艰难的一年,也会是行业艰难的一年,2025年公司将会率先回到增长轨道,会先于光伏行业进入到复苏状态,公司目标非常明确。

  钟宝申表示,从5月初Hi-MO 9产品发布至今不到2个月的时间,公司实现1GW的在手订单、储备订单量超5GW,产品备受市场欢迎。BC组件发电量较TOPCon产品高出6%-8%,同时该款产品较公司自己的TOPCon产品的平均溢价是20%左右。到2025年,隆基BC组件主流功率将达到660W,前瞻性产品功率更将攀升至680W。

  在产能方面,隆基也正积极加速BC产能替换,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未来三年,公司单晶硅片年产能将达到200GW,其中“泰睿”硅片产能占比超过80%;BC电池年产能将达到100GW;单晶组件年产能将达到150GW。到2025年年底,HPBC二代产能将大致会达到50GW左右,BC一代产能大致在20GW左右。

  BC技术渐成主流 产业化加速发力

  过去多年来,BC技术的发展一直受制于成本、工序、良率等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让BC技术难以商业化,难以走进大众市场。

  围绕这些技术难点,早在2017年,隆基就开始BC技术的商业化研发。过去7年内,公司基于不同的工艺技术,进行贱金属开发,目前在这些方面有很好的进展。明年下半年,预计公司会解决用银问题。

  据当日投资者交流会透露,隆基预计2025年底BC组件的成本会和TOPCon持平或低于TOPCon水平。随着贱金属替代银浆的技术成果逐步落地,公司有望进一步大幅降低BC技术成本,为产品竞争和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童洪波认为,现在普遍认为BC技术工艺难度较高,这也印证了该项技术和产品具备以下三个竞争优势和壁垒:一是BC需要很强的技术积淀和很多技术积累,包括研发的技术积累,以及产业化过程中工程化的技术积淀;二是BC要从实验室走向GW级规模应用,产业化能力非常重要。三是作为一个产品,在完成电池技术开发的同时,相比传统的PERC 、TOPCon这种双面电极的结构,采用可靠性良好的互联组件方案,让BC成为更好的好产品至关重要。公司在BC电池组件互联方面进行了7年以上的研发。

  童洪波指出,BC的商业化难度确实比较大,但公司在过去BC技术研发过程中以及商业化应用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已经形成了BC技术的护城河。

  作为一种平台技术,BC技术以其高转化效率、优异的弱光发电、耐湿热性能更可靠等显著优势,成为推动光伏行业技术升级的重要力量。“世界太阳能之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马丁·格林也从事了这项研究,他认为BC是一种革命性和颠覆性的电池技术,会成为硅基电池的最佳平台。

  “今年SNEC展会上,头部企业都开始推出BC概念产品,这表示BC技术大势已定。”钟宝申表示,BC技术将会如同10年前隆基开发单晶RCZ技术和金刚线切割技术一样,会是一个长周期的平台技术,所有晶硅技术最终都会朝着BC方向发展。

  BC全场景价值凸显 突围同质化竞争

  “虽然技术创新永远具有价值,但它不能直接替代商业创新。”吕远表示,2023年,公司在全球开展大面积调研,深入挖掘客户对产品功能的诉求,充分结合技术创新和客户需求,确定了构建全场景产品矩阵的产品战略。

  2023年10月,隆基发布了防积灰产品,今年3月在济南发布了耐湿热产品,在SNEC展会发布了公司对于极致美学的定制化产品,同时从客户综合收益的角度开始推动行业优化组件尺寸,目前行业统一组件尺寸是2382mm,隆基也是重要的参与方和推动方。通过战略、行为和组织转变,公司的产品类型不断丰富,从原来单款产品打天下变成了系列产品矩阵,为公司不同区域、不同渠道和不同场景的客户提供各自的选择。

  吕远认为,对比其他技术,采用HPBC2.0技术,将为客户带来两部分收益:一是等面积的安装会有5%的功率提升;同时由于效率和功率提升,在全生命周期发电量增益将达到6.5%-8%。未来,隆基将基于自身最好的核心技术,不断打造最适合客户的场景化、功能化产品。

  这种覆盖全场景、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理念,同样也体现在隆基与森特联手打造的BIPV产品上。

  “BIPV不仅是光伏和建筑的融合,更是建筑美学与能源效率可持续发展的融合”。白忠学表示,BIPV会满足人文、安全、能源和资产四大属性。隆基从2017年开始进行BIPV相关研发工作,至今已有七年之久,并且已解决诸多BIPV技术难题,相继申请了800余项专利,拥有独立、完整、自主的知识产权。在产品方面,隆基提供全场景建筑解决方案。过去三年,公司BIPV的全球出货量稳居第一,累计交付近千万平方米,在众多BIPV项目中实现了“零客诉”成绩。

  在进一步提升产品力和场景覆盖率的同时,隆基也积极构筑BC生态链。7月3日,隆基全球分布式研发中心正式启用,后续将围绕BC技术研发、联合创新来实现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据了解,在BC计划量产之初,隆基就开始着手搭建生态链体系,依托于供应链合作伙伴,从装备到辅材,再到原材料,隆基与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协同创新、合作共赢。

  在行业高度同质化的竞争环境下,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将成为光伏企业突围的关键。当前,隆基围绕技术、产品、生态链等深耕BC赛道,拿出领先技术和产品,旨在打破这场行业同质化困局。

  钟宝申指出,隆基始终坚持宽研窄投、“不领先、不扩产”、稳健经营三大原则,公司认为只有领先的技术、领先产品的投资才能够得到合理回报,才能够支撑企业健康发展。

  文章整理:隆基LONGi Solar官微、 赶碳号科技等媒体

光电建筑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光电建筑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光电建筑网” 的内容属光电建筑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光电建筑网”。

热门推荐

热点图文

项目案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宣传合作 | 人才招聘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光电建筑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2 投稿邮箱:chinabipv@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光电建筑网 www.pv-zeb.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