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BIPV,储能等!精工钢构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关键词:
屋顶光伏建筑光伏
精工钢构(600496)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作为全国首批入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两业融合”)的国家试点企业,致力于将建筑行业的服务属性,与工业化、数字化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低碳智慧建筑的综合性建筑工程服务。 1、实体经济升级优化,高端制造业支出有望继续领跑全社会固定投资。 当前时点,是新兴制造行业的发展拐点。我们面临着:产能周期的低点、企业部门杠杆的低点、工资的拐点、利率的拐点,以及政策的拐点。“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目标,计划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为响应上述目标,各地及各部门陆续推出产业、财政和信贷政策以扶持先进高端制造业。 例如,报告期内,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集成电路、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等15个“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一批高成长性‘新星’产业群等目标”;计划每年招引落地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重大项目100个以上,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的外资制造业重大项目20个以上;建成省级绿色低碳工厂500家、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50个;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到20%等。 2、基础建设领域将出现结构性增长机会。 国际市场方面,自2013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10年间累计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在推动国际合作、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等方面形成了非凡的成就。近年来,在错综复杂的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下,“一带一路”合作不拘泥于传统基础建设,积极开辟出了健康丝路、数字丝路、绿色丝路等新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经济活力和韧性。据商务部网站公布,2023年1-6月,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80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越南、泰国等国家;同期,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3301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0.3%。 国内市场方面,报告期,国务院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报告期,公司参与的上海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红旗村项目)正式封顶,该项目包括两座塔楼,后续将打造成为普陀区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成为普陀区真如城市副中心又一地标建筑。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将为公司后续承接其他城市改造类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人口老龄化趋势背景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势在必行,装配式建筑是必经之路。 行业劳动力供给短缺是目前建筑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首先,社会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力总供给下降。第二,建筑工人数量不断减少。农民工是国内建筑业的主要劳动力供给群体,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例已从2014年22%降至17.7%,数量从6,109万人降至5,232万人。2022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减少325万人、系五年来减少数量最多的一年。第三,建筑业老龄化情况严重,结构性用工短缺情况日益严重。年轻的适龄劳动人口更愿意就职于新兴服务业、制造业;与此同时,深圳、上海、江苏等多地已明确禁止招录或使用6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女性进入建筑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作业。这些都意味着未来建筑用工短缺情况将进一步凸显。 要解决建筑业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难题,建筑工业化和数字化势在必行,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和数字化的必经之路。 住建部在《“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中将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列为七大重要任务之首,明确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报告期,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202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装配式建筑面积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8.1亿平方米,较上年增长9.46%,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6.2%,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全国的比例为52.9%。装配式建筑逆势保持增长态势。 钢结构先天具备“工厂制造”的工业化属性,较混凝土等其他建造方式更适应行业转型趋势。钢结构以工厂化制造、机械化吊装为特点,具备节省人工的优势。《“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表示“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鼓励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建筑”,“积极推进高品质钢结构住宅建设”。 报告期,多地政府继续针对装配式及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出台鼓励扶持政策,并加强了政策的落地性。浙江省建设厅在《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建筑工业化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全年实现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4%,建筑工业化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深化钢结构住宅建设……扩大实施范围,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任务实现11个市全覆盖,全年新开工钢结构住宅150万平方米以上。 北京市住建委印发《北京市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展目标包括“建设100个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试点示范工程”;同时,将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作为“十四五”期间的头号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京津冀协同布局,逐步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 杭州政府印发《关于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40%”,“新立项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造。其中,单体地上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含)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应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钢结构渗透率还处在较低水平,尚具备较大发展空间。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行业“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预计到2025年底,全国钢结构用量达到1.4亿吨左右,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 报告期,中国钢结构协会发布《2021-2022年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据统计,2022年全国建筑钢结构产量9,200万吨,同比增长3.4%,继续保持逆势增长。目前,钢结构领域已初步体现出一定的市场集中度特征。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行业前100名钢结构企业完成钢结构产量3,662.4万吨,占到全国建筑钢结构产量的39.8%,钢结构产值达2,314.2亿元,占全国建筑钢结构产值的23.3%。 4、“双碳”目标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 2022年3月,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0.5亿千瓦”等发展目标。4月1日起,《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正式实施,强制要求“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系统的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同步完成。”7月,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基于上述背景,分布式光伏应用开始规模性呈现。根据能源局发布《2023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202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78.4GW,同比增长154%,创历史新高,是新增装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电源类型。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41GW、装机规模超过集中式,同比增长108%。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报告期,公司主要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及商业模式未有发生主要变化:1、公司的产品及服务仍主要包括钢结构工程和以钢结构为主体的完整建筑产品。2、在商业模式上:对于钢结构工程业务,公司仍以专业分包模式为主,同时继续从钢结构工程专业分包商向EPC工程总承包商进行转型。即:即建筑钢结构构件制造与安装,向整体建筑产品和全套建造服务的提供商转型。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公司紧紧围绕“五五战略”规划落地,积极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障年度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实现订单、利润的同期历史新高。报告期内,公司签约合同金额111.9亿元,同比增长34.5%。新签专业分包一体化业务合同金额8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5%。其中工业建筑类项目57.4亿元,同比增长20.2%,公共建筑类项目29.5亿元,同比增长18.1%。新签EPC及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22.1亿元,同比增长156.7%。累计实现钢结构销量57.6万吨,同比增长13%。实现业务收入77.24亿元,同比增长5.86%,实现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2.97%。 一、抢抓高端智能制造发展机遇,多措并举构建差异化竞争能力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加速融合,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新的历史机遇。面对“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要求,高端制造业有着大量扩产和升级改造需求。公司不断深化工业建筑细分领域产品研发,优化新兴产业布局,报告期内主要签约客户包括比亚迪(002594)、吉利、宝马、海天味业(603288)、今麦郎、发那科、开市客、荷兰夸特纳斯等新兴产业或逆周期行业的龙头企业。同时公司依靠多年来在工业建筑领域积累的技术经验和客户渠道等优势,积极谋求从钢结构专业分包向总承包模式转型,通过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快速提升个均合同额。新签约杭州医药制造基地、安徽雄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等总承包项目,转型升级战略不断贯彻落地。 在寻求服务模式转型的同时,公司紧紧抓住国家“双碳”战略部署带来的市场机遇,依托在钢结构、屋面、BIPV等方面的综合专业能力以及在工业建筑领域丰富的屋面资源,积极推进公司光储业务战略落地,通过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增加个均合同额,增厚公司利润。报告期内,公司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展开合作,通过设立合资公司长江精工(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以“开发+投资+建造+转让”的形式推进BIPV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打通了光储产业链上的资金端和资产端,加速BIPV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公司已与敏实集团、长鸿高科(605008)等公司就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签署了合作协议,实现公司在BIPV业务上的新突破。此外公司还将提供绿色建筑的链条延伸至绿色能源使用,与熔盐储(热)能方面的专业公司山东爱能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开展工商业领域发展用户侧储能业务。 公司依据五五战略规划,在自营自建之外,还以合营连锁方式在非自营区域拓展工业建筑业务,通过与当地优秀的建筑团队成立合资公司,将公司品牌、技术与合伙人在当地的资源相结合,加快公司工业建筑业务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报告期内,公司克服外部不利因素影响,新拓展了内蒙古、河北、广西三地的合营连锁业务。 二、走深走实一带一路,共享共建深化互利 当下,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2023年适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在经济新常态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精工钢构通过产业转型、创新驱动,积极融入、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经过十余载的深耕细作,凭借着“技术+品牌”的优势,精工产品已覆盖东南亚、中东、欧洲、非洲以及以哈萨克斯坦为中心的独联体国家市场,有效推动沿线地区的协同合作,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先后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接了多项境外大型地标项目,包括享有“世界枢纽”美誉的沙特吉达国际机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卢赛尔体育场、全球首例大型公共建筑/全模块化施工建筑港珠澳大桥香港旅检大楼等。报告期内,公司新中标了哈萨克斯坦多功能运动中心、孟加拉希莱特机场、巴布亚新几内亚理工学院ICT大楼、比亚迪泰国工厂、上汽正大新能源产业园区等多个项目。 三、深化管理变革创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创新驱动的钢结构建筑科技型平台公司”的战略定位,继续加大自主创新科技力度,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研发,着力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投入研发费用3.13亿元。取得省级科技成果或新产品6项,发明专利授权21项,受理45项。由浙江精工与比姆泰客共同主持研发的“激光三维扫描测量与数字预拼装施工工法”在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举办的“首届工程建设企业数字化、工业化、绿色低碳施工工法大赛”中荣获大赛特等奖。该技术解决了传统实体预拼装存在的施工周期长、资源消耗量大、施工安全风险高的问题,相对传统实体预拼装减少成本80%以上,是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短工期、绿色环保的技术,并已成功应用于卢赛尔体育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港珠澳大桥香港旅检大楼、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机场等国内外重大工程。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建筑业数字化管理转型升级,持续迭代升级BIM+生产项目一体化协同管理平台,推出以业务场景需求为中心的“BIM钢构云2.0”。该平台涵盖项目立项、计划协同、深化设计等企业运营管控的全过程等应用功能,通过打通企业项目端和生产端业务信息流、数据流,理顺生产车间管理内循环,实现项目到工厂再到项目的全环节业务协同与信息化管理,提高生产准交率、保障项目工期、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管理成本,为公司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注入全新动能。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着手流程改革和组织再造,以提升管理效率。为此,公司聘请了外部顾问,并组织召开多场“业务成长驱动的变革管理与流程优化”培训,之后选择了三家子公司作为试点。公司拟通过系统性、全局性思维重构业务新流程,推动公司对外“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再造和对内“以奋斗者为本”的组织变革,从而打破部门墙,确保战略流程落地、提升团队工作效率、激发组织活力,为员工提供更多成长空间和机会,为客户提供更满意的产品解决方案。同时,公司继续推进创新业务和事业合伙人激励机制,通过“事业合伙人”的形式实现员工从雇员向股东的身份转换,将个人薪酬与公司收益挂钩,共享增长收益。 三、风险因素 1、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风险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大型公共建筑、商业建筑、机场航站楼和火车站等,公司的业务发展与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及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等直接相关,亦受工业化、城镇化等因素的长期影响。 应对措施:针对此风险,公司对宏观经济及市场情况保持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不定期地发布指导性文件,调整经营方针;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内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创新产品体系,引导客户需求;此外,公司整合各业务的营销力量,提高重大项目的运作能力,提高重大项目、标志性工程的中标率;加强对项目的风险评估,增强应收账款管理。 2、安全风险 建筑工程施工大多在露天、高空环境下进行,在施工过程中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如果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监管不严格、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均有可能构成安全风险隐患。 应对措施:针对该风险,公司一贯强调加强质量、安全的事前防范,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统一规定》、《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在实际的生产、施工过程中予以严格执行。 3、钢材价格波动的风险 钢结构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钢材,包括钢板、焊管、型钢、无缝钢管等。报告期内,公司钢材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例约50%左右,总体占比较高。钢材价格上涨对公司带来经营风险。 应对措施:(1)提高统一采购比例,以提高公司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加强战略供应商及其他合格供应商关系管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长期采购协议,争取优惠政策。(2)建立了钢价波动跟踪机制,根据钢材价格波动趋势选择采购合适时机。(3)根据钢材价格的波动情况及趋势,综合考虑成本与毛利,引导客户选择合适的销售合同定价形式,在预期钢材价格将持续上涨时,公司积极争取工程价格可以调整的开口或半开口合同,防范钢材价格过快上涨带来的经营风险。 4、竞争风险 钢结构行业在我国仍是一个新兴行业。近年来,我国钢结构产业市场发展较快,由于钢结构产品应用广泛,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新建和从相关行业转产过来的钢结构生产企业迅速增多。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不高。尽管钢结构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在低端市场(特别是一些普通厂房类项目),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可能出现下降。而技术含量较高的重型厂房、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空间大跨度钢结构建筑等中高端市场,会逐步集中到一些品牌企业中。 应对措施:针对该风险,公司一方面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维持技术领先地位,打造技术壁垒;另一方面拓宽业务链,形成为客户提供集成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此外,公司深入开展精益管理,狠抓降本增效工作,提高运营效率、控制产品成本,力争管理出效益。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赋能 1、以持续创新打造技术壁垒,提升项目承接能力 公司始终坚持将创新作为企业成长的来源,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能力建设,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或解决方案。通过多年的项目经验积累提炼、研发迭代,形成了精工独有的“十二大核心技术体系”如激光三维扫描测量与数字预拼装技术、大型弯扭构件成套技术、厚板高强钢焊接技术、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及滑移技术、JR4预冲孔精致屋面系统、JR6高性能金属屋面系统等。 上述技术在项目中得到广泛、深刻的应用,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如在报告期,取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举办的“首届工程建设企业数字化、工业化、绿色低碳施工工法大赛”特等奖的技术——“激光三维扫描测量与数字预拼装施工工法”,解决了传统实体预拼装存在的施工周期长、资源消耗量大、施工安全风险高的问题,相对传统实体预拼装减少成本80%以上。在公司承建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卢赛尔体育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港珠澳大桥香港旅检大楼等国内外重大工程都有应用。 截至报告期,公司先后获得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为钢结构行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最多的公司。累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9项,国家级工法7项,省部级工法52项,获得专利(含实用新型)逾千项,参编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167项。同时,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院士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济精工钢结构技术研究中心,拥有1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上海装配式建筑技术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品推广基地、浙江省钢结构装配式集成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系列技术研发成果的取得,巩固了公司在同行业技术的领先地位,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了项目承接能力。 2、复合型技术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绿色建筑产品解决方案 公司的技术能力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结构,还包括幕墙、屋面等实现建筑功能所必须的围护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不仅仅是在建筑物屋顶安装分布式电站,还需要保证建筑防火、防水、节能、保温等一系列功能,这要求供应商既懂建筑又懂光伏,既懂结构又懂建筑围护。 公司曾收购屋面企业、幕墙企业、设计院等企业并加以整合,具备建筑所必须的各项专业能力。公司的跨专业技术能力有助于在客户面前凭借差异化的技术优势,快速抓住BIPV等绿色建筑的市场先机。 (二)品牌赋能 打造精品工程,实现品牌致胜 公司践行“精于技术,工于品质”的产品理念,以先进的技术、卓越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打造了一座座城市地标和优质工程,赢得了市场口碑。公司累计获得了鲁班奖、詹天佑奖、国家钢结构金奖等工程领域的高级别大奖263项,在“世界七大奇迹”和“中国当代十大建筑”中公司承建的项目独占七席,承建的15座建筑入围“中国新时代百大建筑”。同时,公司在体育中心、交运枢纽、超高层写字楼等领域都积累了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案例:世界最难的体育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世界最大的体育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主体育场“金碗”;世界第一大、第二大的国际机场航站楼——北京新机场大兴机场、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机场等等。公司的品牌建设,有助于更多标志性建筑和重大工程的承接,对公司业务拓展、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不断扩大“精工”的品牌影响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渠道赋能 1、精准定位,发展抗经济周期的工业建筑客户群,并为新能源业务打开流量入口 工业建筑业务因其工期短、回款快等特点,被称为钢结构企业的“现金牛”业务,但也是受工业投资趋势影响的顺周期行业。为了提供公司业务的抗周期性,公司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升级趋势,卡位新兴战略行业(如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高端物流等)高端客户,并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因为此类行业客户即便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仍然有许多建设需求,由此打造了公司以新兴产业高端客户为客户群体的抗周期工业建筑业务。如在5G、数据中心方面,公司积累了腾讯、苹果、阿里巴巴、华为等高端客户;在物流冷链方面,积累了盒马鲜生、荷兰夸特纳斯、京东、顺丰、普洛斯等高端客户;在新能源汽车及高端制造方面,积累了比亚迪、吉利、宝马、宁德时代(300750)、发那科等高端客户,在零售消费方面,今麦郎、开市客、和路雪等高端客户。 同时,公司多年积累的优质老客户资源也是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进行交叉营销的重要渠道基础。如报告期内,公司为多年合作的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敏实集团提供BIPV服务、为国内TPES(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领军企业——长鸿高科集团提供钢结构厂房及BIPV屋顶等一揽子工程服务等等。 2、通过技术加盟与合营连锁模式强化渠道建设,快速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 根据公司五五战略规划,在“自营自建”之外,公司通过专利授权模式、工业合营连锁模式,进一步推动钢结构业务以省市为基点在全国范围的布局和推广。 截至目前,公司装配式技术加盟业务已在国内东北、华东、华北等六大区域的17个地区发展了技术加盟合作伙伴,并通过技术加盟合作伙伴在加盟地进行资源配合,承接钢结构项目近4亿元。 在工业合营连锁方面,公司通过与当地优秀的建筑团队成立由公司控股的合资公司,公司的品牌、技术与合伙人在当地的资源相结合,快速推进公司工业建筑业务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提升公司的市占率。报告期内,公司在工业板块的合营连锁业务签约项目合同金额1.5亿元,同比增长596%。 (四)管理赋能 “制造+服务”跨业协同管理经验丰富,数字化手段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基于二十余年横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公司总结形成了一套独特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论和实践体系,于2020年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并入选成为全国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两业融合”)的国家试点企业。 为了在已有的管理优势上进一步发挥业务端的乘数效应,公司构建了基于BIM信息数字系统的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体系,采用数字化智能管理手段来全面打通项目的信息流、物流、价值流和资金流。具体地,公司聚焦于产品服务标准化、智能化、集成化,围绕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智慧施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重点开展数字化相关研发和尝试,已积累了超过1000个的项目管理实践,且成效显著。 (五)全产业链赋能 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赋能客户绿色转型,全方位保证客户满意度 公司是钢结构行业中的综合性企业,具备满足客户各种实际需求的系统集成服务能力。与纯加工或纯施工企业相比,公司的产业链更为完善、产品方案更丰富、更能满足客户需求。 在“双碳”目标指引社会能源转型背景下,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有助于公司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绿色建筑产品解决方案。在设计、制造、施工等各个环节,公司能紧密围绕客户绿色转型需求,力求在项目初期就通盘规划,优化设计、制造、施工及维护等各环节,努力为客户提供工期短、性能佳、综合成本低、维护响应迅速、节能环保的绿色工厂产品方案。 |
光电建筑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光电建筑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光电建筑网” 的内容属光电建筑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光电建筑网”。
热门推荐
热点图文
07-15
05-02
04-26
项目案例